陳竺:2011年要突出抓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
在1月6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強調,醫改是2011年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今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突出抓好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
一是突出抓好健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一要鞏固和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實現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實施基本藥物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村衛生室和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二要抓緊研究調整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部分),更好地適應群眾用藥需求。在此基礎上,適時啟動供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使用的完整版基本藥物目錄制定工作。三要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要求,做好基本藥物采購配送。四要加強基本藥物配備和使用管理,保證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并實行零差率銷售。五要完善基本藥物報銷支付政策,確;舅幬飯箐N比例明顯高于非基本藥物。六要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監測評價,加強監測能力建設。七要鼓勵縣及縣以上醫療機構探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八要通過對口幫扶,加強上級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指導。各地推進基本藥物制度,要借鑒安徽的經驗,通過綜合配套改革,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定位、編制、財政補助、機制轉變和績效考核等政策,切實把藥品費用負擔降下來,真正讓老百姓得到基本藥物政策的實惠。
二是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要根據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要求,按照“上下聯動、內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則,采取“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先易后難、邊試邊推”的方式,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較成熟、見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服務措施,讓人民群眾盡快享受到公立醫院改革實惠。一要優化公立醫院結構布局。加強規劃管理,重點加強薄弱區域和領域的能力建設,促進資源合理配置。二要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通過上下聯動,發揮醫療服務體系的整體功能。三要優先建設發展縣醫院。推進縣醫院綜合改革試點,人口超過30萬的縣(市)在2011年底前有1所二甲以上水平的公立醫院。四要開展便民服務,加強內部管理。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范圍,推行預約門診、檢查結果互認等便民惠民措施,擴大臨床路徑病種和實施范圍,加強成本控制。繼續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五要改革收費結算和醫保支付方式。推進實施按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付費方式改革。六要通過提高待遇、多點執業、建立規范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完善職業發展條件、改善執業環境等多種措施,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七要加快推進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八要推進公立中醫醫院改革發展。同時,在試點城市和地區按照“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分開”的原則,深入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和鼓勵社會辦醫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及時總結經驗。公立醫院改革問題還要制定專門文件、召開專門會議進行部署。各地可按照加快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精神和上述重點,早研究、早準備、早部署,主動推進公立醫院深化改革。
切實加強醫療安全和質量管理。推進國家醫療質量管理與控制中心、重點臨床專業國家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建設。建立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報告和告誡談話制度,組織開展醫療機構評審、大型醫院巡查,實施好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加強人體器官移植和捐獻監管。加強血液質量安全管理,大力推進無償獻血和臨床合理用血。加強康復醫學能力建設。結合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創先爭優活動,今年在全行業廣泛開展“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活動,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持續改進醫療質量,大力弘揚高尚醫德,落實惠民便民利民措施,爭創人民滿意醫院。
陳竺在會上指出,在突出抓好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的同時,要繼續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進一步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2011年1月6日發布)
衛生部明確提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總體目標
在1月6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陳竺提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總體目標:到2015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更加規范,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科學,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顯著增強,居民個人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人民群眾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地區間資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狀況差異明顯縮小,國民健康水平達到發展中國家前列,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4.5歲,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降低至12‰和14‰,孕產婦死亡率降至22/10萬。提高政府和社會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個人衛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陳竺指出,“十二五”衛生發展的基本思路是: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各項衛生工作,以轉變發展方式帶動衛生事業協調發展,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中西醫并重的方針,把改善公共衛生和城鄉基本醫療服務作為突出重點,協調推進公立醫院、保障制度、藥品保障供應體系建設。加快衛生人才培養、信息化和衛生法制建設。落實政府責任,加大衛生投入,強化監督管理,全面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十二五”期間衛生發展的主要任務有:
一是加強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強化區域衛生規劃和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明確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功能和職責,優化規模、結構和布局,形成防治結合、中西醫并重、功能互補、信息互通、上下互動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改善疾病預防控制、精神衛生、婦幼衛生、衛生監督、衛生應急、職業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設施條件。繼續加強農村急救體系、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為中西部地區鄉鎮衛生院職工建設周轉房;全面推進縣級醫院標準化建設,使其總體達到二級甲等水平;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推進綜合改革,轉變運行機制,完善績效工資,實現服務功能和模式轉變。積極穩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公立醫院服務體系,改革管理體制、治理機制、運行機制和補償機制,加強醫療安全質量監管,促進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管理,改善服務,提高效率。初步建立國家醫學中心體系,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和臨床重點專科建設;繼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力爭每個街道辦事處范圍設置一所政府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形成以社區衛生服務為基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醫院和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分工合理、協作密切的新型城市衛生服務體系。繼承創新中醫藥,建立比較完善的中醫醫療預防保健服務體系、科研創新體系,加強中醫藥隊伍建設,發揮傳統醫學在保護國民健康中的作用。加快衛生法制建設,實施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和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為衛生改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鼓勵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和營利性醫療機構,積極參與健康管理、老年護理、口腔保健和康復健身等健康服務業的發展,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滿足多樣化、多層次醫療、預防、保健、養老、康復服務需求。
二是健全醫療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經濟風險分擔能力。提高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覆蓋面和保障水平,縮小城鄉醫療保障差距。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爭取達到300元以上。門診統籌覆蓋所有地區。進一步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提高貧困家庭覆蓋率,擴大重大疾病保障范圍,報銷比例不低于90%。完善基金管理,防范基金風險。
三是防治重大疾病,控制健康危險因素。完善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基本控制瘧疾,爭取實現消除麻疹目標,遏制結核病、性病、艾滋病的蔓延,降低乙肝患病率,主要地方病和寄生蟲病達到國家控制標準。顯著擴大慢性病防控覆蓋面,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腦卒中等慢性疾病的知曉率和控制率。繼續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提高精神衛生和心理疾病防治能力。加強重點職業病防治,切實減輕職業危害對人民健康的威脅。
逐步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大幅提高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標準,逐步擴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并確保覆蓋全體居民。將干預有效的重大疾病和危險因素的控制措施納入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解決好流動人口特別是農民工的公共衛生服務問題。
四是切實加強各級政府對公共衛生的社會管理職責,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建立和完善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嚴格藥品和醫療器械質量監管,提高藥品監測覆蓋率,實行基本藥物全覆蓋抽驗和全品種電子監管。在二、三級醫院建立健全規范用藥管理制度,加強合理用藥的監測和評價,降低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建立藥品安全責任體系,保障人民群眾藥品和醫療器械使用安全。
同時,要健全并不斷完善疾病防控、食品安全、飲用水衛生、職業衛生、學校衛生、衛生應急等公共財政投入和監督管理體制機制,建立健全監測體系,完善監管機構,提升監管能力。開展風險監測、評估和預警,加強餐飲、保健食品、化妝品等監管執法,大幅減少不安全事件的發生。提高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點覆蓋面、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勞動者的職業健康監護率、城市飲用水水質衛生合格率和農村集中式供水水質衛生合格率。
(衛生部新聞辦公室2011年1月6日發布